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一百周年。百年正青春,奋斗正当时,100年栉风沐雨,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前仆后继,砥砺奋进。为进一步激励理学院学子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树立坚定不移跟党走,在实践中传承红军精神的理想信念。2022年5月19日,理学院开展了以“红军曾过彝家门,索玛花开幸福来”为主题的红色精神学习活动。 在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黄信和分团委黄金老师的带领下,理学院分团委全体学生干部及理学院学生党支部部分干部来到了彝海和凉山脱贫攻坚展览馆参观。 在彝海结盟纪念碑前,黄信副书记向大家详细讲解了彝海结盟的相关历史。 彝海又称鱼海,当地彝民叫苏品。 彝海四周青松苍翠,树木众多,芳草盖地,各种山花争芳斗艳,湖面有野鸭成群结队,整体景观生机昂然,十分协凋。同时,闻名于世的“彝海结盟”的历史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湖边有彝海纪念馆,纪念碑,向人们展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篇章。 彝海结盟,是指长征路上,途经四川大凉山的中央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赢得彝族同胞拥护的历史。 长征途中的“彝海结盟”,使得封闭的凉山彝区向外界敞开了大门。从此中国其他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文明,得以进入,并与彝族本土文化形成互补。对于中国革命来说,它是我党民族政策的第一次伟大实践;对于彝族儿女来说,它将古老文明带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彝海结盟纪念碑结束语写道:“彝海结盟是民族团结和军民团结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胜利,是红军长征史上光辉的一页。” 彝海结盟纪念碑,这座气势宏伟的群雕纪念碑,由刘伯承、聂荣臻、小叶丹和沙马尔各4人组成。雕塑基座高3.5米,人像高5米,基座宽2.2米,寓意彝海结盟时间1935年5月22日。 在游览彝海的过程中,同学们重温了彝海结盟那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瞻仰了彝海结盟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 在游览彝海之后,同学们来到了以“索玛花开幸福来”为主题的凉山脱贫攻坚博物馆,了解先烈们积极投身革命的光辉事迹。 行走在展厅,似穿梭在时空隧道中。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场景,还原了凉山的脱贫攻坚鏖战路,也记录下重大历史事件。 一段来自“悬崖村”的藤梯、一片坠崖的挖掘机残骸、一件帮扶干部的遗物…… 在凉山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有38名帮扶干部英勇牺牲,168人受伤。在凉山州脱贫攻坚展览二楼展厅,专有一处珍藏着牺牲的帮扶干部的遗物,讲述着英雄们的故事,传递着英雄们为国家富强为人民幸福而甘于奉献的奋斗精神。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参观完凉山脱贫攻坚展览馆后,同学们了解到凉山人民以不懈奋斗的顽强意志、奋力拼搏,历经五年艰苦奋斗,使凉山贫困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提升,基础设施瓶颈得到历史性突破,改革开放迈出历史性步伐,民生事业取得历史性进步,人民的精气神得到历史性提振。 此次活动为大家上了一堂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课。同学们通过亲身参观、聆听、体验和感悟,激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增强了同学们的历史使命感,让大家深刻明白了革命先烈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和坚定执着的忠诚品质。 |